要是听过《黄河大合唱》,你一定会被它那深沉的曲调、优美的旋律、宏大的气势和作品中体现的不可阻挡的精神所感动,你一定能体会到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的地位。是的,《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为世人贡献了一部必定载入历史史册的优秀作品。曲作者冼星海,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和撰写了大量音乐论文,《黄河大合唱》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冼星海从小酷爱音乐,在中国南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1926年到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1928年到中国东部上海考入国立音乐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9年夏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后,1930年初赴法国,师从丹第和杜卡斯学作曲理论与作曲,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作曲。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后又到中国中部武汉负责开展救亡歌咏活动。1935年到1938年间,他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和《夜半歌声》等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光未然在中国西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时,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冼星海很快就写下了这部名垂青史的音乐名作。1940年底冼星海赴莫斯科,次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他无法回国,因生活艰苦,疾病缠身,于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年仅40岁。由于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巨大贡献,后来蠃得了“人民音乐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