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小学生“京剧课堂”:艺术教育激发快乐学习因子

2022-05-02 12:37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5月25日电 (记者 刘玉桃 李亚龙 高展)“最难的是唱腔,忽高忽低,音域跨度大,很难把握,很多音很难拐上去,还有要注意眼神,表现出故事人物的神韵。”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杨昊晔说。

  近日,由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主办的“校长名师面对面”专题访谈活动,走进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今年10岁的杨昊晔和同学现场来了一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京剧表演,唱腔舒缓平稳,边唱边模仿动作,表演有模有样。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我自小就很喜欢,觉得唱起来很有气势和韵味。”杨昊晔说。

图为安西路小学学生正在上京剧课。 高展 摄

图为安西路小学学生正在上京剧课。高展 摄

  在学校学习京剧快2年的杨昊晔,如今,会唱《陇原赞》《中国大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因为姥姥热爱京剧,经常听她唱,时间长了,耳濡目染,我也喜欢上了京剧。”他说。

  马上要小学毕业了,杨昊晔想去有京剧课程的中学。“那样就可以继续唱,如果声音各方面条件可以,希望将来成为一名专业的京剧演员,这也是姥姥对我的期望。”

  安西路小学创办于1951年,七十年来在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努力下,学校教学各方面都取得骄人成绩。学校一直非常注重艺术教育,曾五次获得兰州市艺术节演唱表演金奖,舞蹈也曾获全国一等奖。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也屡获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大奖。

  近年来,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更多更加专业艺术滋养和学习,提高办学品位,高雅艺术进校园,学校开设了京剧、皮影、陶艺、茶艺、纸艺等特色艺术社团,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大学教授、甘肃省京剧表演艺术家来校指导授课,给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京剧课教师尹文英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曲艺,让小学生了解传承中国经典艺术,该校成立了京剧社团,并邀请了甘肃省梅花奖获得者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马少敏和甘肃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姜肃泉老师来校给孩子们上课。

  尹文英说:“每次社团活动课,学生都早早来等待老师,学起唱腔、身段更是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小学员们那喜爱专注的神情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京剧社团的孩子们唱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样。”

图为安西路小学学生演绎皮影戏。 高展 摄

图为安西路小学学生演绎皮影戏。高展 摄

  如今,《陇原赞》《中国大船》,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传统京剧唱段《买水》等,这些经典曲子唱段,孩子们信手拈来,传统文化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秀的艺术作品感染教育着学生。

  尹文英说,学校京剧社团是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声音条件形象气质都不太一样,有的孩子音准好,有嗓音,也有孩子声音沙哑,对音准也不敏感,但凡有孩子想学京剧,社团都欢迎。

  “通过不到两年的学习,京剧社团的孩子个个都积极、阳光、向上,非常乐观,在一次次演出排练中,也培养了他们友善合作的集体观念和品质。”尹文英说,“听有些班主任反映,原来学习状态和成绩一般的孩子,自从参加了京剧社团,在纪律学习行为习惯上都有好的转变,这也许就是艺术润物细无声的神奇功能吧。”

图为安西路小学学生学习茶艺。 高展 摄

图为安西路小学学生学习茶艺。 高展 摄

  据了解,该校共有43个社团,全校孩子是“走班制”教学,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自己喜欢的社团,这43个社团打破了年级和年龄的界限。

  兰州市七里河区安西路小学校长田兰莉说,除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我们还有很多特色课程体系,比如说非遗的文化课程,还有法制课程、德育课程等等,这一系列的特色课程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快乐学习,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