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紫馨老师生词课

2022-05-02 01:01来源:本站

  陈老师产假休息未满,因牵挂班级提前上班,青年教师有这种精神确实是可嘉,她也获得了去年侨中的基金表彰。

  这是一节生词课,出示课题后带学生朗读课题,然后打开课本对照多媒体图片,辨识中国公园,可惜学生几乎没有去看过,老师只好说让家长有机会带你们去看看。接着是教师范读课文,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陈老师的课文非常熟悉,有些地方可以背诵了,这就是备课的基本功了,很扎实。

  陈老师的生词教学很有特色,我印象中没有和她就生词教学交流过,但用心的、有心的教者就是不一样,很显然她在我的空间中经常走动,对我的一些观点想法十分关注,善于融通,这就是聪明的教者。

  首先是系统、有机的整体观照,对于每个生词的教学不是孤立的机械的,而是采用结合文本内容将其串联融通,不仅给学生以整体的概念,而且注重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搭配,使得每个生词的引入都很自然,这样的融通意识是可贵的。她特别注意从课文中提取语料进行补充,如果把她所抽取的相关语料进行整合,实际上课文的基本内容已经融进去了,这就为下面学习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这对生词的教学而言是走了一条捷径,极其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提升了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学习理解掌握是会事半功倍的。

  每一个生词的教学都从生词的引出到解释,从操练到替换运用,每个环节都有较为精心的设计,不但如前所述尽可能的扣紧文本,而且各个步骤之间以及生词生与词之间的转换,很讲究自然过渡衔接,许多例子不显山不露水,举重若轻,加之大部分学生的积极配合,感觉有行云流水般的畅快。甚至有了这种意识,还可以将生词结合文本有机串成故事,一个生词往往就是一个故事片段,形成一个故事链,使生词教学充满趣味性,这应该是生词教学中比较具有技术含量的层次,堪为生词教学的较高境界。

  这种化难为易、设置铺垫使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的方法无疑是回归融通的基石,这自然也启发我们――教学的高层次高境界在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一切都不是固定的,活教才能教活,才能活学活用,生词教学需要有机动灵活的、循序渐进的策略使学生在学习中从学会模仿,到反复操练、总结、拓展以致运用从而养成语感。

  当然,串联引入上有些地方还可以精益求精,因为不少生词确实概念很抽象,比如从“表现”到“特色”的过渡,其实“表现”的解释可以运用拆词法:“表”就是外表,“现”就是显示出来的。那从外表显示出来的一看就让人知道的,这种鲜明的显示就是“特色”,如人的皮肤、眼睛颜色就是人种的特色。

  其次生词学习的程序也有讲究,引出后先认读,然后解释,八个生词只有三个可以用直观图示,其余五个大都是用了情境感悟的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操练,强化语感。而且这种操练的层次安排显示出了匠心,比如学习“特色”一词的操练,先让学生说说有中国特色的物品,学生列举很有限,其实“中国”这个词的英文含义就是(这其实就是文化缺失的悲剧了)。老师立刻转入下一层次,让学生列举具有菲国特色的物品,显然是结合生活经验降低难度,学生倒是说了一些菲国的服饰、游戏、特产之类的,应该说及时的调控转移是有效果的。为了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老师及时进入第三层次,教师列举世界上有特色的事物让学生回答是哪个国家的?比如茶叶、寿司等等。至此应该说该词的学习能够完成了,但陈老师还要宕开一笔,进入第四层次,说说自己觉得是有特色的事物,这是完全放手的操练,学生自主表达,显然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检验学生的语感效果的,结果学生列举了菲国的手抓饭、韩国的泡菜、日本和服等,表明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语感。当然这是重点词的操练,我是用慢镜头回放的,其实教师的操练进程也是很快的,往往属于灵光乍现,也正是这样才具有挑战性,对大脑的刺激才深刻。

  当然对一些抽象词的用法在语境中操练,还需要注意推敲用法的准确性,比如“恰当”一词,主要指语言或做事很合适,短语中有“穿衣服恰当”,习惯上好像不这么说,一般说成“得体”。

  还有就是巩固积累也有特色,由于前面所说教学生词整体观的确立,所以在学习生词时,陈老师会常常关注一个语言单位的反复操练,这几次无形中形成了多次复习巩固,比如“园林”“牌坊”“弯弯曲曲”作为一组,三个词学完,老师便将串联引入的句子反复组合起来说,让学生说这三个生词,这是一种板块式的巩固复习,这种方式比单独学每个生词后在回头复习,效率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陈老师在整体学完后,也有这样的程序,但却有创意,先让学生对照黑板上生词自己书空默记字的笔画,然后集体认读巩固,在抽查学生上黑板为生词注音,最后让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补充短语,进行语料积累,从而圆满完成生词教学任务。(菲律宾侨中学院外派教师 魏为秋供稿)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