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部首”帮学生巧识汉字

2022-05-02 01:01来源:本站

  学生对汉字识记困难,特别是外国学生,觉得很多汉字都长得很像,容易记错记混,部首记忆法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解决识字课堂上的一大难题。

  一、画图示意法

  学生写字常常“缺胳膊少大腿”或“添枝加叶”,这次考试又有学生把“日”字旁写成了“目”字旁,我就在他的试卷上画了一只眼,箭头儿示意转化成了汉字的目字旁,下面又画了一个太阳,箭头儿示意转化成了日字旁,而“暖”字的表意明显是有了太阳更温暖。发了试卷,还没等我给他讲解,那个学生就跟我说:“老师,你画得真像,这个方法太好了,我现在全懂了!这个字再也不会错了。”

  比较常用的“三点水”“四点底”“提手旁”等,我先用简笔画画出实物接着用箭头示意实物“水”演变成了汉字“水”,接着,又变成了“三点水”这个部首,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些部首的意义。然后,我问学生“四点底”是怎么来的?“提手旁”是怎么变的?你可以再写出几个带有这样部首的字吗等一些问题,学生答出来十分自豪,答不出来的也在思考,待我说明后,恍然大悟的表情让人颇感欣慰!

  二、难字剖析法

  每节华语识字课,我都会问学生一个相同的问题:“你觉得哪一个字最难记忆?”待学生说出某个汉字比较难时,我们便一起剖析这个字的偏旁部首及合成方式,这样,由难到易,学生豁然开朗,记忆这些汉字事半功倍。

  比如:“愚蠢”这个词,看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分析一下也不难,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愚”是心里不开窍,带“心字底”,上面部分表音,下面表意;“蠢”也是一样,可以更形像地让学生用“像虫子一样蠢”来记,这样来记就容易多了!

  三、追根求源法

  由于历史的变迁,汉字发生了很大变化,部首也随之革新,简化之后的汉字笔画数少了,写起来方便了,可是表意方面却有一些困难,于是,介绍一些部首的历史渊源显然有利于学生了解这些部首的来历及表意,让部首跟着故事一起走进学生的脑海中吧!

  1.相同部首表意不同

  比如:同样是“月字旁”就有表示“身体”、“肉”或者是“月亮”的意思。左侧的或者下面的“月字旁”的意思一般都和身体有关系,如“肥”“胳”“背”等,这时“月字旁”又可以读作“月肉旁”;而在右边的“月字旁”一般还是“月亮”的意思,如“明”、“朗”“朝”等,明白了这些不同的表意,学生识字带有“月字旁”的字容易多了。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双耳旁”,因为它在字的左边和右边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左双耳旁,比如陆、险、陇等字。它其实是“阜”字旁,指的是地面,或者山包;右双耳旁,比如郭、邓、邦,其实是“邑”字旁,指的是某个地方,封邑,所以右耳旁的字最初一般都是地名,后来许多人以地名为姓,也就变成了姓氏。学生听了这些,恍然大悟,特别是姓“郭”的同学,深深地为祖先感到自豪,看着他们喜悦的表情,感觉这些故事已打动了他(她)的心,带着这些部首走进脑海,是不是睡前也会回味一番呢?

  2.部首相似容易记(写)错

  或许汉字难就难在有的汉字特别是偏旁长得太像的缘故,与“双耳旁”相似的是“单耳旁”,虽然它们长得像表亲,其实表意也是很不一样的。“单耳旁”是“节”字旁,带这个偏旁的字,有的和“信用”有关。比如“印”,有的只是采用“节”的声符,比如“即”。让他们再写出几个带有这一部首的汉字看看是不是跟“信用”有关,看看他们写出来后的得意劲儿,这会儿课堂气氛可活跃了!

  比如“衣字旁”和“示字旁”,“幺字旁”和“绞丝旁”,“走之旁”和“建字底”等常常考验学生的观察力,出错率很高。为此,我就会给他们讲解这些偏旁的来历,“衣字旁”是“衣”字演变的,带“衣字旁”的字一般跟“衣服”有关;“示字旁”其义多与祭祀、礼仪、祝福有关……学生对这些部首的来历有所了解之后,再识字和书写汉字时就不容易出错了。

  总之,“部首”作为汉字的主要合成部件,了解它可以更好地识记汉字、书写汉字,更好地和汉字交朋友,让学生慢慢地喜欢上汉字,更快地提高华语水平。(河南外派教师 王良霞)

全部课源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