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创造价值,低碳支持环保。在地球日渐变暖的时态下,各种资源的巨大耗费,人们渐渐意识到节约和利用的价值。在幼儿教育领域,为了支持孩子的学习,我们总是竭尽全力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具材料,让孩子在学习中与材料互动,建构学习经验,但却很少考虑耗材与用料,没有详细计算教具的成本价值,忽略教具材料的有效功能,因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基于这种认识,笔者拟对幼儿园教具材料合理使用、确保功能最大化的问题,例举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多则惑少则明
现象
在一次小班常规活动“能干的小手”中,教师安排了以下环节:1.手影游戏,激趣引入(投影仪、大屏幕、电脑设备、教师的手);2.认识手的各部分名称(多媒体课件――一手的结构);3.分组操作(提供纸张、剪刀、糨糊、彩笔);4.讨论与展示,你刚才用手来做什么(相片拍摄,信号输入回放);5.拓展认识小手的功用(参加展板);6.理解怎样保护小手(手霜、止血胶布);7.活动延伸(操作区切菜、自理区扣纽扣)。
分析
在十七分钟内,教师使用了投影设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展板、护手产品等十几种教具材料。孩子们在老师的调度下,一会儿坐着看老师,一会儿去桌面操作,一会儿集合讨论,一会儿去看图片展览……从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看不到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只看见老师“很有逻辑”的教学环节设计和孩子们疲于在教具材料中穿梭,造成整个活动走过场,哪个环节孩子也不能充分参与活动。如果从认识手的成本来计算这次教具的使用,实在是投入大,产出小,我们提倡的教具使用与利用重在精,不在多。
多一肢体语言支持 少一材料提供
在一次教师的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中,A老师执教的儿童诗《家》,活动准备有: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大幅背景图;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3.根据内容制作的头饰若干;4.场景布置;5.背景音乐录音等。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阶段、反复聆听作品阶段,以及交流讨论、表演、表现阶段后,老师推出教具材料,让幼儿与材料互动,感受文学作品的熏陶。但在创编阶段,幼儿更多依赖教具,没法仿编……而B教师只用了一个课件,通过自身的演绎,目标达成度却很高。
分析
在这首“六句”的诗歌中,教师动用大幅背景图、贴绒学具、头饰、背景音乐、场景布置、录音设备等。在财力、精力上投入很多,没有认真计算教学成本,以至于收到的教学效果很细微。教师忽略了自身对文学作品的演绎,忽视了借助肢体语言演绎诗歌的美好情景……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在朗诵处理上倾注情感,以情感人,并把重叠形容词“蓝蓝的”、“密密的”、“绿绿的”、“清清的”、“红红的”等定语慢速读出,借助手势、表情把孩子带到“家”的意境中,然后把重音放在描述的主语上,孩子就会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发生变化,美好的意境也就通过教师传递给孩子。如果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画面,最多可用一幅图片辅助,或者用动态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无需耗费大量的教具材料,使教师本身的资源白白流失。我们倡议:让“非常态”的观摩回归本真,更能检验由于节约而带来的有效教学效果与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
多一些循环利用 少一些一次报废
现象
在幼儿园多媒体教室一角,有一个大型的手动时钟钻盘,高230cm,转盘直径为12Ocm,由一只不绣钢管支撑着,类似于央视高博主持的娱乐节目《快乐转转转》里的转盘。这庞然大物是前两年数学优质课评选中陈老师上《认识时钟》时去加工厂里定做的,现在一直悬放在那里。党员活动室放不下,这次大打扫除只好把它移出来,可放在那里又有碍观瞻,破坏多媒体教室的整体形象。是扔是留,成了教具室管理员的难题……最后我们对“庞然大物”进行二次改造,为这价格不菲的教具创造一些可持续利用的价值。
分析
在很多年轻教师意识里,她们缺乏积累,用时耗材,不用弃之。在教具的制作上追求一次性搞定,很少考虑可持续的保留价值。注重“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主张教具制作和使用的“短、平、快”。那次《认识时钟》的教学观摩活动,还得到很多听课老师的大加称赞,因为这转盘醒目,又有滑轮装置,具有游戏性,大班孩子很喜欢。但从总成本上来考虑,是不是过于昂贵了?一次用完,就把它打入冷宫,实为可惜。其实,这转盘完全可以进行改良,如把钟面通过重贴,或者在圆周上贴有1―12的数字,作为认识时钟之用,也可以进行列式与实物对应,进行数学游戏练习。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多种变脸,让原有的资源得以重组、盘活与分享。
多一些结构材料 少一些单一材料
在一次大班科学探究《神奇的电线宝宝》活动中,尤老师提供透明胶布、橡皮泥、积木、橡皮筋、绳子等材料让幼儿帮助电线宝宝站起来,并设计一份记录表,请幼儿在使用的这些材料图标上打钩和打叉。经过一番试验,尤老师发现绳子和橡皮筋发挥的作用一样,这样导致幼儿重复探索同一种方法,是一种单一材料,对学习尝试让电线站起来没推进作用。在方案二调整中,尤老师把绳子换成积塑,并选择柔韧度较强,易于折叠的电话线,然后用火烧去掉外皮,保留里面的四条电线,让幼儿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多层次探索。孩子们通过借助折、弯、绑的变型方法,塑造出杂技飞车、运动雕塑、游泳健将等等,电线宝宝终于站了起来……
分析
科学探究活动所提供的教具材料应体现探索的多维价值,应物化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活动目标给幼儿提供多层次的材料,确保活动的最佳效果。可提供半成品或者废品作为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有利于幼儿深入探究。如《神奇的不倒娃》中教师提供的不倒娃有可拆的与不可拆的,便于幼儿进一步研究。《修椅子》中教师提供的钉子有长、短、粗、细、尖、扁、圆的。锤子有大的、小的、双头的等不同工具,让幼儿在操作中比较研究。其实材料蕴藏多层次的作用,而且这些材料都来自生活,属于易取的材料,有的甚至是废旧物品。这样不仅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了相关经验,而且使幼儿真切地体会科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多一些朴素实用少一些华丽昂贵
现象
在一次大班观摩活动“鲜花礼物”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认识各种花卉,并了解鲜花作为礼物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此活动的场地布置很有特点,教师用真正的鲜花和仿真花把活动场地布置成为一个花店,其中鲜花费用700元,是通知家长让幼儿带到园里来;仿真的花部分是向家长和其他班级借来的,部分是花400元买来的。插花玻璃盆耗费200元,花店的拱门上面用气球进行点缀,衬托气氛……当老师们看到这样一个华丽唯美的活动场面,都赞不绝口。
分析
每逢观摩课、示范课,教师们都会倾力于场面的布置,致力于提供丰厚的教具材料,就像远方客人来了,特别想用美味佳肴、山珍海味招待客人似的。总喜欢把场面搞得特别隆重,花重金摆出精美的教具材料,让听课者迷恋其中而流连忘返。其实华丽的背后很少计算成本价值,很少拷问华丽昂贵的教具材料到底带给幼儿多少有效的学习?提升幼儿多少有益的知识经验?不久前一次数学优质课评选中,我看见农村幼儿教师的质朴与勤俭,她们在课堂中使用的水性过胶学具(幼儿在过胶板上沾上点水就可以移动操作,如果不用后则用干布擦干),幼儿容易操作,可以广泛运用于数学活动中数的组成与分解、加减法、排序,实用又耐用,而镶嵌插入式学具不仅能在数的分解、排序、数的组成分解、创编应用题中交叉使用,还可以用于语言活动中的创编故事、排图讲述,体现了教具材料的多用性、多样性与多功能性,是值得一提的环保教具材料。
贵在节约,赢在价值,我们倡导的是以环保的理念来获得生活中可以利用的低成本高质量的教具材料,并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能与作用,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意义和目标!(许雅玲)